烈日炎炎,光伏電站是否能多發電?
今年入夏后,北半球副熱帶高壓整體較常年同期偏強,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大西洋高壓帶和伊朗高壓均階段性增強,在北半球副熱帶地區上空形成大范圍的暖高壓帶。在其控制下,地面增溫、不易成云,太陽輻射更容易到達地面。
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中心科學主任、中國氣象局首席氣象服務專家申彥波表示:
“光伏組件本身存在負溫度效應。實驗室標準溫度為25℃,光伏發電板溫度每上升1℃,光電轉換效率將會下降0.4%。在我國華南地區,高溫高濕情況多發,光伏組件還易出現PID效應(又稱“電勢誘導衰減”),最終導致組件性能衰減。”
與傳統光伏發電相比,光熱發電可以將多余的熱能儲存在儲能容器中,在晚間或陰雨天時釋放,能保證24小時連續穩定發電,在連續發電、儲能容量、儲能成本、穩定性、安全性、環保性及壽命等方面具有優勢。
編輯 |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