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簡稱“恩施州”)恩施大峽谷的深山絕壁上,有一條“特立獨行”的瀑布,它能“倒”著流。這條瀑布叫作碼料溪瀑布,遇到強對流天氣時會出現水倒流的情況,宛如大峽谷上空吸水,又像是重力反轉,形成了一道水墻,非常壯觀。

據了解,恩施州的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冬暖夏涼,雨熱同季,霧多濕氣重。由于溝壑縱橫,地形復雜,海拔高低懸殊,以“無形之手”讓光、熱、水等要素重新分配,其氣候呈現出明顯的垂直差異,形成了具有地區特點的多樣化、多層次的立體氣候,如冬暖濕潤的平谷氣候、溫暖濕潤的低山氣候、溫和濕潤的中山氣候、溫涼潮濕的高山氣候和高寒過濕的高山脊嶺氣候等。而“倒流”瀑布的形成,正與這種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構成有關。恩施州氣象臺高級工程師郭奕濤、譚艷立、林麗燕介紹,在山區,尤其是在海拔懸殊的峽谷,由于高度、地形、坡向影響,太陽輻射、降雨、溫度、風力等氣象要素差異化明顯。遇到強對流天氣時,山地積水增多,再加上瀑布飛流直下,海拔懸殊,垂直落差大,瀑布水流在下落過程中依山向兩面飛濺開來,霧化后又被谷風托舉,從而形成了瀑布水倒流的視覺奇觀。不僅如此,在瀑布出現倒流的景象后,還會出現彩虹。專家認為,當谷風強、山風弱時,氣壓也會發生變化,而特殊的地形讓瀑布所在山崖在壓力作用下產生短時的強大上升氣流,部分水汽、水霧反向升高被帶到高空,在陽光下發生折射從而出現彩虹現象。同時,這些上升氣流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會凝結成水滴,形成降水現象。千百年來,當地村民也將瀑布倒流現象當作降雨的先兆。
來源 |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
編輯 |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全媒體記者 葉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