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收夏種需要什么“天”?
麥浪翻滾,滿目金黃
又到三夏大忙時——
“三夏”是夏收、夏種、夏管的簡稱,一般從每年5月中旬開始,至6月下旬結束。夏收主要是收曬冬小麥和油菜。夏種是在夏收之后,整地播種夏玉米、夏大豆、移栽水稻等。夏管是對春播作物和夏播作物進行田間管理,五六月份作物進入旺盛生長階段,需要進行噴藥、除草等。
俗話說,春爭日,夏爭時。與春季相比,夏季農時更顯珍貴。夏天是作物生長旺盛期,雨熱同季,水熱條件配合得當,利于農作物生長。為了縮短收種時間,要充分利用水熱資源,因此要搶收搶種,時間緊迫性更強,以致每時每刻都不應耽誤。
“三夏”時節,從長江沿岸到黃淮平原,安徽糧油作物正顆粒歸倉,江淮大地一派繁忙的夏收景象。圖/新華社

夏收最怕干熱風、連陰雨、強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
夏收時,有些地區冬小麥處于灌漿后期。在土壤墑情偏差的麥田,干熱風將影響葉片光合作用速率,導致冬小麥早衰、成熟期提前、小麥灌漿速率和千粒重下降,影響小麥最終產量;在偏差地區采取小水細澆的方式進行灌溉,能減輕干熱風影響,促進冬小麥充分灌漿。冬麥區要采取“一噴三防”的措施,增強小麥植株生長能力,延緩植株衰老,增強抗御干熱風的能力,防范冬小麥倒伏和病蟲害。
連陰雨影響麥收機械化作業,導致成熟的小麥和油菜容易發霉,影響品質和產量;應及時搶晴收獲成熟小麥和油菜。強風暴雨容易引起作物倒伏,影響產量。而夏種怕干旱和連陰雨等災害天氣。干旱可導致作物播種后難以出苗或出苗質量很低。連陰雨導致土地過濕,影響機械化播種作業,同時因伴隨寡照,導致出苗質量不高。
來源 |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新華社
編輯 |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全媒體記者 黃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