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
還記得那些年做過的氣象類題目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
說起高考
許多人依舊歷歷在目
氣象知識作為考察綜合能力的重要內容
在高考試題中一直占據顯著位置
小據對氣象試題類型和知識點進行了搜集歸納解析
快來試一試
01 例題4 圖3為“亞歐大陸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5-6題。 5.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此時①地最可能() A.暴雨傾盆水難排 B.細雨蒙蒙衣難干 C.烈日炎炎似火燒 D.黃沙滿天車難行 解析: 解答例題4的題5時,要看圖3中的4個點,①在低壓西南側為偏西風,②在高壓東南側為偏北風,③在高壓西北側為偏南風,④在低壓西北側為偏北風,因此符合題目要求的只有C。 解答題6時,從圖中可以看到,①附近有一個較強的低壓系統,強烈的上升運動會帶來較強降水,故此地最可能出現暴雨。 例題5: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點是空氣因冷卻而達到飽和時的溫度,其數值越大,反映空氣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況下,溫度相同時濕空氣要比干空氣密度小。兩個溫度相近的干、濕氣團相遇所形成的鋒,稱為干線。下圖為北美洲部分地區某時刻主要氣象要素分布形勢示意圖,來自極地、太平洋和墨西哥灣的三種性質不同的氣團,在落基山以東平原地區交綏形成三個鋒:冷鋒、暖鋒和干線。 (1)用符號在圖中適當位置繪出冷鋒、暖鋒。 (2)分析圖中干線附近產生降水的原因。 (3)說明圖示區域地形對干線形成的影響。 解析: 解答例題5的題(1),首先要了解圖中測站數據代表的氣象要素,上邊的數字為氣溫,下面的數字為露點,風向桿表示風力風向。從各站的氣溫可以發現偏南風控制的區域氣溫較高,為暖氣團控制,偏北風控制區域則由冷氣團控制。所以右圖中冷鋒位置應該位于干線西北方溫度梯度最大的區域;暖鋒位置應在干線東北方。標注時注意冷暖鋒符號中尖角和圓角的方向。 題(2)中,圖中干線西側為暖干氣團,東側為相對冷而濕的氣團,東側氣團上方通常有逆溫覆蓋,稱為“干暖蓋”,它有利于位勢不穩定能量的存儲和累積,而圖中干線西側為偏西風,東側為偏南風,干線附近存在明顯輻合,有利于空氣上升運動,干線對對流活動起到擾動源的作用,當“干暖蓋”被突破,不穩定能量就會猛烈釋放,容易產生強對流天氣。 題(3)中,圖中所示干線位于美國落基山脈東側,干線東側為面積廣袤的平原,吹偏南風時易被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控制;而干線西側地表多為半干燥或沙漠地帶,當吹偏西風時會帶來干燥的大陸空氣形成干暖氣團,兩種不同性質氣團交界處就形成了干線。 圖2示意北緯27°附近部分地點某年的平均氣溫。讀圖,回答第3題。 3.影響圖中氣溫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大氣環流 C.海陸位置 D.人類活動 解析: 該題圖中顯示的是同一緯度(北緯27度)不同經度的年平均氣溫,可以發現,幾個地點經度跨越3度左右,距離相隔大約300多公里,并不算很遠,但氣溫最大相差5℃,在這么小的范圍內大氣環流和海陸位置等差異不會對氣溫產生這么大的影響,而人類活動對氣溫的影響也難以達到5℃,故東經119度的位置最有可能是因地形原因如高海拔導致的年平均氣溫較低,因此本題選A。 03 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貴州省自然環境復雜多樣,巖溶地貌廣布,旅游開發是當地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2)興義氣溫年較差最大不超過____℃。(3)興義與銅仁相比,冬季氣溫高,夏季氣溫低,分析其形成原因。(4)說明川、滇、黔交界處多發泥石流災害的自然條件。 解析: 從圖10中可以看到,貴州省興義市1月平均氣溫在6℃至8℃,7月氣溫在22℃左右,因此,題(2)中興義市氣溫年較差最大不超過16℃。 從圖9可以發現,興義和銅仁兩地緯度位置和海拔高度均不同,題(3)也主要從這兩方面解答。冬季,由于興義緯度更低,獲得的太陽輻射更多,同時興義及其以北地區多高山,可以阻擋北方冷空氣影響,所以冬季興義氣溫較高;夏季,興義雖然緯度低,但日照時間相對較短,獲得的太陽輻射與銅仁差不多,但興義海拔較銅仁更高,故夏季興義氣溫較低。 題(4)主要考察考生對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理解,從圖9可以看到在川滇黔交界處(即興義附近)地形崎嶇不平,多山地和溝壑,山地的坡度較大;從圖11可以看到此地年降水量較大,超過1400毫米,而且我國西南地區巖體較為破碎,地質基礎不穩定,故而容易發生泥石流災害。
來源 |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
編輯 |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全媒體記者 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