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聚焦群眾需求提高能力推動發展
編者按: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深刻把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目標要求,通過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深入、取得實效。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進一步宣傳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經驗做法,聚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際成效,積極營造凝心聚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良好氛圍,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結合全黨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系列訪談。
近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就中國氣象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部署規劃及下一步計劃、開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題實踐活動的相關舉措以及在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方面的經驗成效等問題接受專訪。
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莊國泰接受專訪。記者:宋晨
記者: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論述、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創新務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作為垂直管理單位,中國氣象局是如何部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下一步還有哪些計劃部署?
莊國泰: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中國氣象局黨組切實扛起政治責任,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總要求,扎實推進全系統黨史學習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從學黨史中進一步堅定了信仰、增強了責任、激發了干勁,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不斷釋放。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認真謀劃部署推進。氣象部門作為垂直管理單位,有著層次多、戰線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規模大的特點,中國氣象局黨組自覺履行主體責任,班子成員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將黨史學習教育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有機結合,堅持上下聯動、一體推進,堅持“責任、組織、力量、學習、宣傳、督導”六個到位,做到動員部署一貫到底、目標要求一貫到底、重點任務一貫到底、督促指導一貫到底,防止走形變樣,確保取得實效。
二是堅持學深細悟,推動黨史學習入腦入心。堅持領導班子示范領學,黨組同志在潛心自學的基礎上領學促學,學出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使命擔當;堅持業務骨干深學細研,充分發揮中國氣象局黨校及8個分校作用和優勢,聚焦黨務和業務骨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培訓,學出準確及時、創新奉獻的自覺追求;堅持引領氣象青年以知促行,組織開展主題聯學、交流傳承學、接力比賽學和相互啟發學,學出紅心向黨、青春報國的堅定信念。
三是突出氣象特色,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汲取奮進力量。我們努力將學習黨史和學習黨領導下的氣象事業發展史結合起來,講好氣象紅色故事,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激發基層活力。為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我們組織再版了圖書《延安時代的氣象事業》,舉辦了“延安——人民氣象事業發祥地”主題展覽,全面系統地展示了1945-1949年人民氣象事業在黨的領導下醞釀、開創、發展的歷史進程,多側面記敘了老一輩氣象工作者艱苦創業、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革命情操,極大增強了氣象人的志氣、骨氣和底氣。
四是轉化學習成果,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氣象部門各級黨組(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認真抓謀劃、抓部署、抓推動,省市縣三級氣象部門均成立了相應機構,緊密圍繞氣象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合力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問題導向,黨組班子成員51次帶隊深入基層開展調研摸清需求,研究形成了6個方面22項舉措的重點民生項目清單。我們在全國預報員隊伍中開展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題實踐活動,著力推動“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不斷提高氣象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水平,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中央部署,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重大政治任務,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題實踐活動,繼續推動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著力破解“硬骨頭”問題,不斷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和成效。
記者:據了解,在全國預報員隊伍中開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題實踐活動是由中國氣象局黨組安排部署,作為全國氣象部門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舉措來實施的。請問開展這項活動的出發點和目標是什么?
莊國泰:近年來,全國氣象部門廣大預報員在復雜天氣過程和重大活動氣象保障服務中,以準確及時的預報預警為各級黨委政府部署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提供了科學決策依據,充分發揮了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但是,在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廣發頻發重發,給氣象預報服務帶來了新的挑戰,做好精準預報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和國計民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為了激勵廣大預報員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努力提高預報準確率,延長預警時效,中國氣象局黨組決定在全國預報員隊伍中開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題實踐活動。
開展這項活動的主要目標是把黨的歷史學習好、傳承好、發揚好,鼓勵預報員切實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激發預報員干事創業的精氣神,提升預報員履職盡責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預報員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進取,勇于擔當,不斷提高精準預報預警能力,特別是重大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能力。進一步推進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深入扎實開展氣象部門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記者:在全國預報員隊伍中開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題實踐活動,具體有哪些舉措?
莊國泰:這項活動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安排,一是結合預報崗位實際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要求各級黨員預報員積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領學促學,立足本職崗位,堅定理想信念,胸懷“國之大者”,強化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在錘煉黨性上力行,在為民服務上力行。二是開展為預報工作建言獻策活動。建言獻策的范圍為國家、省、地、縣四級預報員,重點圍繞如何提升災害性天氣預報能力,鼓勵各層級預報員結合工作職責提出合理化建議,充分調動預報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對這些對策和建議進行梳理總結,研究制定有利于業務發展和預報員成長的舉措機制。三是強化預報業務技術交流?;顒娱_展以來,針對預報員關心的強對流、智能網格預報、數值預報、海洋預報等新技術新方法以及今年以來河南暴雨、臺風、寒潮暴雪等重大過程開展了12期業務講座和技術總結,通過講座、交流等多種形式,啟發廣大預報員更好地把握和駕馭現代氣象預報技術,不斷提高預報預警能力,更好地擔當起新時代建設氣象強國的責任和使命。四是推進預報員隊伍建設和轉型發展,充分發揮國家級人才和資源優勢,集中力量突破制約預報業務發展的核心和關鍵技術難題;打造專項攻關團隊,穩步推進省級氣象預報業務能力提升;推進基層預報員向綜合型預報員轉型發展,不斷提升市縣級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能力。五是選樹并大力宣傳預報員擔當作為先進典型。針對汛期以來重大天氣過程和建黨百年慶?;顒?、第十四屆全運會氣象保障服務中的一線預報員,選樹和大力宣傳先進典型10余名,積極發揮帶頭示范作用,帶動和影響氣象系統更多專業技術領域人才積極參與崗位建功行動。
記者:在凝聚全國氣象工作者力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方面,氣象部門有哪些特色做法,取得了怎樣的進展成效?
莊國泰: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各級氣象部門立足本職工作,緊密結合群眾需求,持續、廣泛、深入地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聚焦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結合氣象部門實際,中國氣象局黨組制定了包括6個方面22條措施的“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清單,目前都在按計劃周密實施,實踐活動的成效已逐步彰顯。
本著對人民極端負責、對生命精心呵護的態度,全國氣象部門的黨員干部,始終繃緊安全之弦,在錘煉黨性、為民服務、推動發展上力行不懈,不斷提高精準預報預警能力,我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在各級氣象臺設立黨員先鋒崗,黨旗始終飄揚在預報服務一線。在今年我國自然災害形勢復雜嚴峻的背景下,全國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9%,暴雨預報預警能力穩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國各級氣象部門今年共發布預警信息33.4萬條,其中橙色以上級別預警信息6.4萬條,持續為人民群眾防災減災提供精細化氣象服務。
在圓滿完成建黨百年慶?;顒雍褪倪\氣象保障服務,以及在第十屆中國花博會、冬奧會測試賽、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降落等重大活動氣象服務保障中,在河南特大暴雨、臺風“煙花”“盧碧”“圓規”登陸、云南漾濞地震、青?,敹嗟卣?、華西秋汛、暴雪寒潮等應急救災過程中,氣象部門的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初心使命。
今年汛期,河南省氣象局的黨員干部職工一直是通宵達旦奮戰在防災減災最前線。當時嵩山國家基準氣候站輸電線路中斷,大家齊心協力,冒著山洪和泥石流的危險,硬是肩扛手提將發電用的120升汽油運到山頂。鞏義市氣象局局長趙建彪去市防汛調度會匯報氣象服務情況后趕回氣象局,路上遇到洪水連人帶車被沖進溝里,他爬上車頂呼救了兩個小時以后,才被附近村民用繩子拉了上來,顧不得身上的傷痛,又堅守在工作崗位上。衛輝市氣象局5名娘子軍在局長的帶領下,在被水浸泡的辦公樓里堅守了7天7夜。每一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在河南暴雨整個過程中,中國氣象局層面成立了河南暴雨專項保障工作組,與河南省氣象局、鄭州市氣象局開展點對點會商,提供實況監測、精細化短時短期預報、水文預報和決策服務等指導產品。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和北京、上海、湖北、陜西等?。▍^、市)氣象局為河南提供技術、產品以及物資支持。大災面前,氣象人齊心協力用專業和敬業守護著物阜民安,用行動詮釋著偉大建黨精神。
記者:氣象部門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方面,還有哪些具體做法,可否舉幾個例子?
莊國泰:這樣的例子比較多。例如提升鄉村振興氣象保障服務水平,也是氣象部門集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抓手。今年,為了保障秋收秋種順利開展,各地氣象部門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根據當地天氣條件、農民的不同需求、不同農作物的生長特點,開展精細化服務。針對北方冬小麥主產區大面積延遲播種,中國氣象局成立北方冬麥區秋收和秋冬種氣象服務專班,召開專題電視電話會議,加強秋收秋種秋管氣象服務組織管理。國家氣象中心延長服務時限,加密服務產品,提高服務精細化,向國務院和有關部門提供專題決策材料30余期次。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聯合農業農村部農機化司,在農機作業應用軟件上針對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13個秋收重點省份開展上線服務,覆蓋近150萬農機手、種糧大戶和農業管理人員。河南省氣象科學研究所聯合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省高分中心等,開展災區水體變化和作物長勢動態監測,提供多源衛星遙感資料實時動態水體變化圖、災害調查報告、災害評估,為改種、恢復農業生產提供建議。針對今年南方多個省份出現的嚴重旱情,氣象部門嚴密監測,捕捉有利時機,及時組織開展人工增雨防雹作業,為農業增產增收提供有力保障。還有很多基層氣象部門組建了為農服務專班,深入田間地頭搞科研、搞觀測,為農民群眾提供現場服務指導。在遼寧,天氣條件不利于辣椒搶收,遼寧省氣象局馬上成立志愿者小分隊,去辣椒種植基地,幫助農民采摘搬運,把服務做到農民群眾的“心坎”上。
今年入冬以來,各級氣象部門主動加強與能源管理部門和能源企業開展工作對接和服務需求調研。中國氣象局與國家能源局11月聯合召開全國能源保供氣象服務工作視頻會議,建立健全能源保供氣象服務會商和聯動機制,圍繞需求提供更有針對性服務,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河北氣象部門強化曹妃甸天然氣卸載港口氣象服務,并探索省市兩級共建電力氣象服務聯盟。天津氣象部門開展面向供暖、電力等領域的專項氣象服務,同時強化港航服務,助力中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的液化天然氣船順利靠港,保障京津地區能源供應。遼寧氣象部門完善冬季供暖氣象服務平臺,幫助遼河油田規避頻發的強對流天氣影響。福建氣象部門面向占全省流域面積60%的大中型水電站、電網公司、核電站提專業氣象服務。湖南、重慶、貴州、云南、新疆等地氣象部門因地制宜編制當地能源保供氣象服務工作方案,并走訪能源企業,逐一對接服務需求。
中國氣象局與公安部聯合開展惡劣天氣交通預警處置試點工作,進一步提高交通氣象預報預警服務能力,保障公眾出行安全。江蘇省作為惡劣天氣交通預警處置試點省份,氣象、公安兩部門協作聯動,加大技術研發,積極開展有益的探索,在處置流程及業務模式上大膽嘗試,形成了成熟可靠的業務流程,惡劣天氣交通預警處置時效大幅提升。通過緊密合作與科技創新,把過去公安交管部門和廣大司乘人員被動適應惡劣天氣轉變成主動應對惡劣天氣,將過去以人工為主的服務轉變成以智能識別監測預警為主、人工為輔的服務;交通預警處置也由以往遇重大天氣過程的單一“封路”管理手段轉變為針對性的“一路一策”精細化管控措施,明顯提升了道路交通安全行車系數。江蘇高速交警因惡劣天氣出警頻次明顯減少,公路交通事故率和死亡率顯著下降。試點啟動以來,試點路段同時也拓展到了徐州境內惡劣天氣高發的連霍、徐淮、京臺等多條高速,徐州交警支隊成為全國首個實現惡劣天氣交通預警全流程處置的交警部門,自試點工作以來,無一起重特大事故發生。
除此之外,為了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做深做實,今年各級氣象部門的黨員干部主動請纓,成立了多支志愿者隊伍。他們有的下沉社區協助開展防疫工作,有的和社區結對共建、扶危幫困,還有的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企事業單位,廣泛傳播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增強公眾抵御自然災害的意識和能力,發揮著密切氣象部門與人民群眾聯系的重要紐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