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暴雨洪澇的危害
城市暴雨洪澇是重要的氣象災害,在城市高層建筑集中區,熱島環流有利于城市上空的熱對流發展,易于引起暴雨出現。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的污染物,有利于凝結核的形成,使城市部分降水量的相對郊區有所增加。
暴雨對城市安全的產生威脅。由于城市排水系統的某些問題,暴雨導致洪水能沖毀道路、輸電線路等設施,中斷城市的運輸、供水供電等。城市特定的下墊面,汛期如果遇到暴雨、連陰雨、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地區,易發生洪澇災害,使交通癱瘓,影響城市正常運轉和市民正常生活,大量物資被浸泡受損,企業停產等。
近年來,由于城市規模逐步擴大,部分城市城區短時間內出現降雨80~100毫米,就會出現多處局部洪澇。以北京為例,1996年7月21日北京城區降雨60~100毫米,造成43處漬澇,造成機場高速公路交通中斷,延誤航班(乘客不能按時到達機場)的事件。如果暴雨同時伴有大風,則不僅交通局部中斷,還可能會造成停電事故。2004年7月10日下午15~21時北京地區遭遇了一場10年不遇的局地大暴雨天氣。10日下午16時到22時,城八區平均降水量超過70毫米,主城區降雨量最大,自動站觀測記錄顯示,最大降水量達110毫米以上。暴雨造成城區房屋倒塌、人員受傷、部分地區嚴重積水,東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個內城區道路積水嚴重。北京市區有41處路段發生交通擁堵,21個路段嚴重擁堵,尤其是本市主要干線的立交橋下,由于瞬間積水嚴重,有的立交橋下積水甚至深達2米,至少8處立交橋行車癱瘓,表現了城市化的交通設施建設布局和結構放大和衍生災害的典型特征。
--轉自中國天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