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的益處:
風速適度對改善農田環境條件起著重要作用。近地層熱量交換、農田蒸散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氧氣等輸送過程隨著風速的增大而加快或加強。風可傳播植物花粉、種子,幫助植物授粉和繁殖。中國盛行季風,對作物生長有利。
大風、沙塵暴、龍卷風的危害:
一是對農業的危害。對農作物的危害包括機械性損傷和生理損害兩方面。機械性損傷是指作物折枝損葉、落花落果、授粉不良、倒伏、斷根和落粒等;生理損害主要是指作物水分代謝失調,加大蒸騰,植株因失水而凋萎。受害程度因風力的大小、持續時間和作物株高、株型、密度、行向和生育期而異。風能傳播病原體,蔓延植物病害。高空風是粘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飛蝗等害蟲長距離遷飛的氣象條件。大風使葉片機械擦傷、作物倒伏、樹木斷折、落花落果而影響產量。大風還造成土壤風蝕、沙丘移動,而毀壞農田。在干旱地區盲目墾荒,風將導致土地沙漠化。牧區的大風和暴風雪可吹散畜群,加重凍害。地方性風,如海上吹來的含鹽分較多的海潮風、高溫低濕的焚風和干熱風,都嚴重影響果樹開花、坐果和谷類作物的灌漿。北方早春的大風,使樹木常發生風害,出現偏冠和偏心現象,偏冠會給樹木整形修剪帶來困難,影響樹木功能作用的發揮;偏心的樹易遭受凍害和日灼,影響樹木正常發育。
二是對畜牧業的危害。包括畜和牧兩方面。草原上的畜群遇上大風天氣會影響正常采食,連續多日的大風可使畜群的整體體質下降,抵抗疫病的能力降低。冬春出現大風,幼弱牲畜因體熱耗散大增,?;ハ鄵頂D成堆,有時會因擠壓造成死亡。風害對牧草的生理損害與風害對農作物的生理損害相同,大風致使牧草因失水而干枯,其產量和質量均會下降。
三是對人民生命財產和其他各業的危害。大風、沙塵暴、龍卷風造成人員直接或間接傷亡的事件時有發生。大風時常吹倒不牢固的建筑物、高空作業的吊車、廣告牌、電線桿、帳房等,造成財產損失和通訊、供電的中斷。
四是風害有時可加劇其他自然災害(干旱、雷雨、冰雹、鹽漬化、荒漠化等)的危害程度。如大風能剝蝕土壤,加速土壤沙化,促使半固定沙丘活化和流動沙丘前移,導致荒漠化進程加快。
--轉自中國天氣網